[生物化学]一个蛋白质与它的配体(或其他蛋白质)结合后,蛋白质的构象发生变化,使它更适合于功能需要,这种变化称为:
2007-5-17 14:45:29
原题:
[生物化学]一个蛋白质与它的配体(或其他蛋白质)结合后,蛋白质的构象发生变化,使它更适合于功能需要,这种变化称为:?
选项:
A.协同效应
B.化学修饰
C.激活效应
D.共价修饰
E.别构效应
答案:
E
解析:

答复:本题选E。

  别构效应(allosteric effect)某种不直接涉及蛋白质活性的物质,结合于蛋白质活性部位以外的其他部位(别构部位),引起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变化,而导致蛋白质活性改变的现象。别构部位的概念是1963年由法国科学家J.莫诺等提出来的。影响蛋白质活性的物质称为别构配体或别构效应物。该物质作用于蛋白质的某些部位而发生的相互影响称为协同性。抑制蛋白质活力的现象称为负协同性,该物质称为负效应物。增加活力的现象称为正协同性,该物质称为正效应物。受别构效应调节的蛋白质称为别构蛋白质,如果是酶,则称为别构酶。

  相关内容
 ·[医学伦理学]关于人体实验的第一个伦理学文献是 [2007-5-17]
 ·[医学伦理学]世界上第一个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是 [2007-5-17]
 ·[医学伦理学]一个供精者的精子最多只能提供给 [2007-5-17]
 ·[预防医学]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主要依据是 [2007-5-17]
 ·[药理学]A.抑制蛋白质合成 [2007-5-17]